旅游新闻速览丨民族交流、文旅融合、林草生态游

发布时间:2024-05-28 16:55:36    浏览:

  业界合力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原生民歌节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发展林草生态游恰逢其时。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本周的旅游新闻吧!

  “在过去,传统的唐卡艺术‘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而如今,在甘孜的一所唐卡学校,有来自广东、浙江等地的100多名学员,其中不乏女学员,很多人是来甘孜旅游后喜欢唐卡艺术,进而开始学习的。”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洪分享道。

  去年6月,《关于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意见》印发,作出部署安排。今年11月,由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在京召开,业界齐聚一堂,交流工作经验,进一步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民用机场达15个,13个州市通高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吴世雄介绍,云南还持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在“一环两带六中心”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打造六大旅游线路,云南成为各族群众追求“诗和远方”的交融之地。

  与云南一样,各地不断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加强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开发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线路等,让民族交往更加便捷、频繁。

  广西共有13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68个“广西民族特色村寨”,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是发展旅游的优质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黄耀林介绍:“近几年,广西遴选了20个民族特色村寨作为试点,每个村寨安排500万元工作经费,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窗口。”

  旅游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不断创新旅游发展业态,做强品牌、丰富特色,不断提升民族交流水平。

  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思想发源地、优秀传统文化富集地,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白山介绍,今年初,山东将国家民委打造的“道中华”国际传播品牌与旅游促“三交”工作深度融合,创新推出“道中华·齐鲁行”品牌。为打造“道中华·齐鲁行”项目矩阵,山东设计了历史文化游、红色记忆游、非遗传承游、乡村特色游等107条体验性线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性基地,组建了257人的导学讲解员队伍,超过200万人次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项目。

  “我们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文物动起来、走出去。利用科技手段,制作完成第3、12、18、20窟文物复制品,其中第3窟的文物复制品落地青岛,被列为当地中小学科普教育重要内容。”山西省云冈研究院科研办公室主任郭静娜介绍,研究院深入挖掘研究云冈石窟蕴含的中华民族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通过数字化手段让线上观众和线下游客共同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发展重点上,要深入挖掘民族旅游产品和业态的文化内涵,从‘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去创造条件,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民族地区特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曾博伟建议,可以构建持续发展机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通过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的发展模式,让参与的相关利益主体都能通过发展旅游最大程度受益。

  深入挖掘各地文化内涵,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成为各地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的重要共识,让各民族群众在旅途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河北承德是《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的创作背景地,也是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地。近年来,承德深挖长城文化和抗战精神,依托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了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各族干部群众在感悟长城文化、传承革命精神中凝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我们还挖掘六世班禅觐见、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等历史事件,编纂了《清史诗画》《热河文庙》等一批文献资料,增加了旅游发展的文化内涵。”河北省承德市委书记柴宝良说。

  2021年11月,陕西导游王钰在抖音平台上注册了“西安导游芥末”账号,通过直播和发布短视频,两年时间被300多万网友关注。“作为导游,我努力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介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助力者。”王钰说,“如果通过我的讲解,让游客喜欢上了历史,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我们在学习历史文化中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尽量满足游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随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旅游发展带来的商贸交往、文化互鉴、情感沟通等,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黄河边的劳动号子、高山中的嘹亮山歌、草原上的悠扬呼麦、山野田间的轻快茶歌……全国近400位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齐聚江西,在赣鄱大地唱响来自各地区、各民族的古老歌声,让观众体验了一场“最炫民族风”。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承办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在江西上饶、赣州、鹰潭举办。中国原生民歌节每两年举办一届,有力促进了我国传统民歌的传承传播,展示举办地文旅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丰富民歌节的表现形式,增强观赏性和吸引力,今年首次尝试增加传统器乐类非遗项目展示。

  本届民歌节以“唱响原生民歌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在上饶市婺源县、鹰潭市龙虎山景区、赣州市龙南市举办了开闭幕式、6场集中展演、11场走基层巡演和1场专题研讨会,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我很喜欢内蒙古呼麦,听说呼麦特别难学。在民歌节上,我听到了呼麦,这和平时在电视上听到的感觉很不一样,震撼人心。”正在婺源旅游的游客满一飞说。

  “我身上这件鱼皮衣是我们赫哲族特有的服饰,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尤忠美告诉记者,这次穿着鱼皮衣把赫哲族民歌《赫哲人生活比蜜甜》带到江西十分开心。

  在鹰潭,那坡壮族民歌《壮美春江水》、藏族拉伊《吉祥藏北》,以饱含民族风情的曲调赢得阵阵掌声。

  “我带着孩子在龙虎山游玩,近距离聆听了古老的民歌,不仅有我们当地的畲族山歌,还有来自山西的晋北鼓吹,太精彩了。”鹰潭市民谢女士说。

  “中国原生民歌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龙南市委书记钟旭辉说,中国原生民歌节搭建了原生民歌、传统器乐展示、交流、弘扬的平台。为期5天的活动展示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民歌节期间,近400位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组成文艺小分队,走进乡村、社区、景区等,开展民歌走基层巡演,为群众放歌。

  “配合民歌节,我们对江湾景区梨子巷非遗一条街、非遗展示馆、篁岭景区非遗夜游等文旅融合项目进行了提升优化。广大市民游客走在景区,耳畔是阵阵民歌,还能体验婺源茶艺、歙砚制作等非遗项目,收获感满满。”婺源文化旅游集团负责人王晖介绍,按照文旅融合、非遗先行的思路,集团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如今,婺源多个景区实现了非遗传承人常驻展示。

  在鹰潭龙虎山景区古越水街上,精湛的舞狮和民歌表演轮番上演,游客络绎不绝,民歌节为这里增添了热度。

  在民歌节赣州展演现场,不仅有田歌、山歌、小调及吹奏乐、丝竹乐、鼓吹乐等传统音乐类非遗展演,主办方还设置了互动访谈环节。龙南市文化馆三级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廖小凤,豫章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黄剑敏分别介绍了客家山歌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情况,面向广大市民游客普及了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和《过山溜》历史故事的由来,带领市民游客走近赣南客家文化。

  在婺源江湾景区的古戏台上,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怀古》、兴国客家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嘉善田歌《搡水草》、酉阳民歌《酉阳啊啦调》、冀中笙管乐《翠竹帘》等多个节目上演,令游客感到既新鲜又惊喜。

  “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婺源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我们组织文化工作组深入全县100多个行政村开展普查工作,建立健全非遗数据库。目前,我们普查到八大类7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恢复了傩舞、抬阁、豆腐架、茶艺、板龙灯、花灯等一批项目。截至目前,婺源全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41人。”婺源县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施杰平介绍。

  龙南市客家民俗文化城是一栋20多米高的方形围屋造型建筑,保留了小青瓦坡屋顶等客家建筑元素,古朴典雅。“建筑外形仿关西新围、内庭融合燕翼围走马廊、呈现回字围屋造型的主会场内,设置了世界客家非遗馆、文化艺术品博览馆。”龙南市文化馆馆长李仲介绍,“民歌节在这里举办期间,游客不仅能近距离了解客家民俗和技艺,感受浓郁的客家风情,还可以沉浸式体验世界各地的客家非遗。”

  “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情绪情感的时候人们往往用歌唱来表达。56个民族的民歌都是生产生活的智慧,是无价的艺术瑰宝。”正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青青所说,民歌节不仅展示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成果,更传承传播了先人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以及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在民歌唱响的情境中,在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中,旅游的氛围感浓了起来。

  民歌节的举办让我国传统民歌焕发新活力,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快速融入民歌语境中,还拉近了非遗与人民之间的距离,在活态保护中传承非遗,促进了非遗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

  发展林草生态旅游是促进“两山论”转化的重要举措。据统计,2019年中国林草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29.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近10年来,林草生态旅游游客量年平均增速超过20%,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游需求。

  自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设立起,中国林草生态旅游正式拉开序幕。40年多来,林草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森林公园旅游为主到森林生态系统旅游再到林草全口径生态旅游的历史性转变。

  一是推动林草生态旅游内涵提升和产品创新。在林草生态旅游的内涵界定上,我们需凝聚共识,充实林草生态旅游内容,为开发林草生态旅游拳头产品提供指引。在市场形式上,鼓励林草生态旅游经营主体找准定位,凸显专业性和特色性,推动林草生态旅游产品或服务创新升级,积极拓展自然教育、生态康养、运动越野等新业态和新空间,打造林草生态旅游拳头产品,形成特色林草生态旅游的生动实践。

  二是强化生态旅游科普内容设计和价值引领。林草生态资源是开展科普的富矿,生态旅游不能仅关注旅游而忽视或弱化生态内容,强化科普内容和形式设计是发展高质量生态旅游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建议,通过生态旅游实现对旅游者的价值引领,激发旅游者自发主动地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培育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产业绿色化、生态化转型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

  三是完善林草生态旅游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笔者建议,林草生态旅游经营主体应与生态旅游公共部门、志愿者、农牧民之间建立合作联盟或治理联动机制,与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农牧民建立稳定持续的利益联结机制,共享生态旅游发展红利,同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让农牧民不仅通过雇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还能以土地、宅基地、草地、房屋等资产入股获得股息和红利。

  四是优化林草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制度保障。好的设施和保障能够提升旅游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到林草生态旅游中。笔者建议,将生态环保理念贯穿生态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全过程,完善优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解说体系、标识系统等建设标准,建立包括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区、生态导游、生态企业等资格认证体系,激励形成绿色、低碳发展风尚。

  目前,中国已正式设立5家国家公园,拥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林草生态旅游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前景持续看好。

  发展生态旅游是林草部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高森林等自然资源多功能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林草生态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需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jinnian金年会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