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精神 甘孜印记丨今日《四川日报》头版和第7版整版聚焦甘孜看“天空之城”的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4-09-15 01:36:07    浏览:

  202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也是习就“两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弘扬“两路”精神10周年。穿越世界屋脊的两条公路,宛如洁白的哈达,将雪域高原和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

  70年前,绵延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穿越历史和未来,同时通车。11万藏汉筑路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渡通天激浪,越巍峨昆仑,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的不朽奇迹。

  70年来,“两路”已然由交通物流大动脉,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大走廊、文化交流大走廊和民族融合大走廊。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事频道走进甘孜推出“两路上高原”融媒体特别报道;四川日报社、西藏日报社和青海日报社联合推出“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大型行走调研报道;四川省委党刊《四川党的建设》、重庆市委党刊《当代党员》联合推出“行走川藏线看变化”主题采访。各家中省媒体行走川藏路看甘孜巨变,用镜头和笔触聚焦甘孜,深度深入川藏线上甘孜州的每一个角落,以媒体视角生动展现了一代代甘孜儿女顽强拼搏、切身传承“两路”精神和甘孜州这70年在经济、文化、旅游、医疗、教育以及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巨大变迁和发展。

  甘孜州传媒中心《“两路”精神 甘孜印记》栏目分期展示中省媒体的报道,用文字、图片、短视频、AIGC等多元产品形态,展现川藏公路甘孜沿线发展新亮点,探寻民族团结新风尚,挖掘“两路”精神新表达,向世界呈现一个新时代川藏路上团结富裕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甘孜。

  今(12)日,四川日报头版及第7版整版“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特别报道再次整版聚焦我州理塘县,报道了现代化农业在海拔4000米理塘的发展;以及特色产业和传统畜牧业的日升月恒。一起来关注今天的《向云端·理塘》。

  理塘县隶属甘孜州,县政府驻地高城镇,海拔4000余米,有“世界高城”“天空之城”之称。近年来,理塘县现代农业园区围绕“极地果蔬、理塘牦牛”两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初步建立起“南菜、北牧、中加工”产业空间布局,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来5斤小番茄!”上午10点,理塘县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迎来了当天的第一位散客。

  管理员刘振国连连应声,从仓库里麻利地拣出几串黄色、绿色的小番茄。他是山东寿光人,在理塘待了快四年,已经能够听懂当地大部分方言。

  离开“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在理塘扎根种植果蔬,刘振国的经历听起来多少有些“冒险”。1996年出版的《理塘县志》就曾记载,当时,理塘的经济作物仅有少量的苹果、花椒。历史上曾试种过花生,但都因气候不宜而夭折。

  “老刘,装车了!”又一声吆喝,打破了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的担心。司机老丁告诉采访组,每周他们都要发走一车6000斤的小番茄,销往成都的伊藤洋华堂、盒马鲜生等平台。

  小番茄、萝卜、草莓等“极地果蔬”稳稳“安家”。一个半小时车程之外,理塘的“老住户”牦牛,也迎来了新生活。牛舍里实现了恒温恒湿的智能化管控,自动撒料车还能及时补充饲料,又快又干净。

  依托现代化种养殖技术,一颗番茄、一头牦牛,折射出理塘的新变化——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天空之城”,崛起特色农业新高度。

  藏语里,“理”意为“铜”,“塘”意为“坝子”,理塘——铜坝子。8月下旬,采访组驱车抵达这座“天空之城”,一路在铜镜一般的广阔坝子上驰骋。灿烂的阳光、大小河溪纵横交错……发展农业,理塘并不是毫无“家底”。

  不过,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都默认“高原上种不出果蔬”。玛吉阿米花园农庄背后是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十多年前,企业负责人盛珂在甘孜当过兵,当时,要想在高原上随时吃到新鲜果蔬,确实比较困难。

  高寒环境,是果蔬的“天敌”。2012年,盛珂将家乡寿光的冬暖式大棚引入甘孜,让高原果蔬破“寒”而生。位于泸定的第一批大棚建好,蔬菜种子下地,等到长成,发现口感意外的好,产量也不错。大棚相继在炉霍、理塘、道孚铺开。

  在玛吉阿米花园农庄,300亩的土地上,58个冬暖式大棚排列得整整齐齐。时间已近中午,大棚最上层黑色的“棉被”自动卷起,高原的暖阳透过蓝色塑料薄膜,直直照进棚里。一进门,热浪混合着水果的香气袭面而来。等到气温低的晚上,“棉被”又会放下,“呵护”果蔬平安过夜。

  “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质也好,种出来的果子糖分特别多,水分很充足。”理塘县玛吉阿米花园农庄技术员孙汉忠打开一个甜瓜,手套上黏糊糊的。农庄所在的甲洼镇,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在高原地区较好。

  空气温度32.9摄氏度,空气湿度46.2%……大棚里的屏幕实时显示当下的数据。地上横亘的滴灌管子,正按时按量地将水溶肥注入土壤。

  现代化农业技术,让小番茄、黄瓜、草莓、甜瓜等果蔬在高原安心“入住”。去年,玛吉阿米花园农庄年产果蔬约300吨,产值600余万元,邻近32个自然村在此入股,实现分红收益251.4万元。

  “新住户”们不是没有遇到过问题。2020年,刘振国刚到玛吉阿米花园农庄不久,发现种下的甜瓜藤上发黑——在寿光,这是一种“生病”的信号。他们连忙联系了寿光的蔬菜专家进行研判,所幸最后发现只是表皮变黑,没有出现“死壳”的情况,也不影响作物生长。

  “虚惊一场”,也从侧面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果蔬”。尽管艰难,刘振国乐在其中。

  在玛吉阿米花园农庄智慧农业无土栽培馆的墙上,挂着两个牌子:“让高原没有难做的农业”“高原农业蝶变在这里”。在刘振国看来,这也是扎根理塘的初心。

  从甲洼镇驱车向北,海拔渐渐升高。抵达位于禾尼乡的理塘县牦牛产业现代农业园区时,外场上放养的牦牛,正摇着尾巴肆意驰骋,牛蹄卷起土色的烟尘。

  “这些牦牛都是很有野性的哦。”理塘县委常委、副县长傅立春笑了。这是一种“家野”结合的养殖方式,牛舍的大门敞开,和草原“无缝衔接”。

  理塘是四川省10个纯牧业县之一,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塘县“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是列出的主要挑战与问题之一,包括传统牧业占主要地位、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等。

  保留着最初的野性,但与“靠天养畜”的传统草原畜牧业养殖方式相比,牦牛们的生活已经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牛舍里的实时监控、温湿度传感器和恒温水槽正在紧张工作。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集成集体牧场、养殖区、饲草种植区的各个区域,园区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与在野外随意啃食牧草不同,牦牛吃什么,也是有讲究的。傅立春介绍,通过精准的饲草料配方减少饲料损耗达5%,每年带动经济效益达到500万元以上。

  牦牛在“家里”吃,在“野外”跑——通向外面草原的大门随时敞开,吃饱喝足之后,它们就能出去“撒欢”。

  “牧草生产、牦牛育肥、绵羊育种、活畜交易、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牧旅融合”,依托禾尼、奔戈、高城等5个乡镇36个村的核心区,园区辐射带动全县17个乡镇。目前,牦牛园区共投入资金9393万元,建成育肥圈舍1.8万平方米、草料库1296平方米,规模养殖牦牛4.89万头,出栏1.33万头。

  不久前,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理塘入选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牦牛的“新牧歌”,有望唱得越来越响亮。

  理塘县农业产业园区工作人员、高级农艺师陈志明总结了三个转变:从传统农业种养模式转向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从分散经营转向集约规模化经营,从产业安民转向产业富民。

  走进甘孜州牦牛精深加工塘塘研发中心,牦牛肉产品、乳制品、牦牛绒加工品、牦牛皮具品、牦牛角等文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塘塘”指的是杭州市钱塘区和甘孜州理塘县,傅立春就是来自钱塘区的浙川对口支援干部。

  来到理塘之初,傅立春就发现,牦牛生长周期长,采用“标准化”模式养殖,也要5年左右才能出栏。饲养成本高,要与一年左右出栏的普通肉牛抢市场,必须要为品牌“赋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们初步估算过,一根牛毛都不‘放过’,一头牛的价值能变成以往的3倍。”傅立春说。

  理塘拿出了“庖丁解牛”的干劲。除了对牦牛产品的持续开发,还有对产业链的完善布局。

  “我们以种草养畜、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智慧农业五大环节为导向,推行种草、养畜、屠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闭jinnian金年会官网环生产,打造高原‘理塘牦牛’区域品牌。”傅立春介绍,当下理塘已认证“理塘牦牛”“理塘牦牛肉”等地理证明商标4个;注册“高城鹏飞”“亚吉—仓央情”“密奇奇—高高原”商标3个。

  去年,产业园区综合产值超2亿元。“争取再用三年时间,让这个数字翻一番!”傅立春信心满满。

  从玛吉阿米花园农庄出发,冷链车沿国道318线、雅康高速,一路来到甘孜州蜜思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口岸路的仓库,用时14个小时。

  在这里,对小番茄大小、品质进行初筛后,精品果将作盒装打包运往成都的各大商超,次果被分拣到塑料筐内,等待运往道孚的加工厂,做成番茄果糕。

  企业负责人黄子娴告诉采访组,其中,玛吉阿米花园农庄智慧农业无土栽培馆种出的番茄,绿色无公害、营养成分全面,卖价更高。

  去年4月,无土栽培馆栽下第一批番茄苗。在高原上搞无土栽培,他们又一次做了那个“吃螃蟹的人”。“除了想把先进的技术继续推广到当地,我们还想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为品牌赋能。”刘振国说。

  就在采访组准备离开玛吉阿米花园农庄时,正好碰到了从理塘县城来的一家三口。小朋友提着篮子,摇摇晃晃地向大棚里的草莓地跑去。

  这是“极地果蔬”延伸出的又一业态——将种养和草原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去年,园区观光和采摘接待超过1万人次。特色农业新高度,仍在攀升。

  8月25日,川西高原最美的季节,格桑花开、牛羊成群。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来到理塘县村戈乡查卡村的幸福温泉山庄。

  院子背后,一口温泉井中,80°C的温泉水咕噜噜地冒上来。“这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源头哦。”52岁的村民拥拥一看到这口温泉,就打心眼里高兴。

  高兴,源自收入的变化:温泉山庄是村里的集体经济,由村上的黑帐篷农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管理运营。她作为入股的村民,在这里务工加上分红,一年能拿到3万多元。

  拥拥带着记者一行参观。两层楼高的温泉山庄,一共有40余个房间,每个房间20平方米左右。房间里除了温泉泡池,还有小方桌。游客来这里除了泡温泉,还能喝喝茶聊聊天,很是惬意。

  每个房间按次收费,不计时长,平均收费40元。“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房间一天要翻几轮,整个温泉山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降央告诉记者。

  要知道,幸福温泉山庄之前算不上“幸福”。查卡村没有草场资源,这对以牦牛为本底的高原来讲,“穷”成为了必然。

  早些年,来查卡村定居的,几乎都是乡里其他村流浪过来的人,这里也被称为“流浪村”。

  “吃上温泉饭的转折发生在2018年。”驻村干部央中杜基介绍,那一年,理塘县提出要在村戈乡打造“温泉小镇”,在驻村工作队员的鼓励、奔走下,查卡村集体温泉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村民们都加入义务投工投劳中。

  按照县里的指导,温泉山庄采取标准化建设,2019年正式开张营业,第一年营业收入就超过40万元。

  现在,这里已成为集天然温泉藏药浴、室内游泳、餐饮小吃、民宿接待、休闲品茗为一体的大型温泉山庄,收入更是翻了一番不止。

  前不久,在停车的院子旁,还修了几顶黑帐篷样式的高端温泉池,通过提升业态来增加整个温泉山庄的附加值。

  “再过两年会更好。”站在温泉山庄二楼,央中杜基指着对面一街之隔的一栋正在修建的酒店向记者介绍,这是援建的温泉酒店,主打高端路线。“投用之后,一年少说也能给村里带来200万元收入。”

  拥拥现在就已开始自己在网上学习一些酒店接待的知识。“今后我也想去那个酒店工作。”她最能体会查卡村的不易——没有温泉山庄之前,她只能到乡里打打零工,收入时有时无,平均一年在6000元。

  目前,查卡村全村年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有钱了,村里也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只要考上大学,我们都有奖励,最高每年奖励2000元,考上多少人奖励多少人。”降央说。

  拥拥的孩子就是村里的七名大学生之一。“在成都上学,学的旅游专业,他学成之后想回来,我们一起把村里的温泉山庄搞得更好!”

  “天空之城”理塘,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的农牧业走的是一条看天吃饭的老路。

  如今,围绕“极地果蔬、理塘牦牛”两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理塘县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建立起“南菜、北牧、中加工”产业空间布局,崛起高原特色农业新高地。

  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来到玛吉阿米花园农庄和理塘县牦牛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从一颗番茄、一头牦牛,看理塘如何“玩转”农业现代化。

  “今天是你和我们一起养路哇?”黄色的作业车摇下车窗,冒出一张黝黑的脸庞。见到记者,甘孜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理塘公路分局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养护员刘天军露出笑容。

  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是“全国公路交通系统模范班组”,2023年,又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8月25日,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来到这里,现场体验养护工作。

  鞋子,要便于走路。国道227线公里,刘天军每天要巡护一趟。最早是搭过路的顺风车,现在配备了作业车,但一天下来,15000步只是基础。

  衣服,要防晒、抗冷。路段海拔最高处达4600余米,夏天日照强,但气温又比山下低10摄氏度左右,不注意就会晒伤、感冒。

  确认无误,刘天军麻利地踩在汽车后轮上,从作业车顶拿下一个䉗箕。这就是记者今天的“责任田”——别看它不起眼,却有大作用。

  半个小时后,行至半山腰,眼尖的养护员石华吉瞅见,路边的水沟被砂石堵住了。“要赶紧清理!”否则,水就会漫上路面,影响通行。

  小小的石头,却是养护员眼里的“大事”。国道227线,是从理塘前往稻城、乡城乃至云南德钦的必经之路,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车从此经过,必须保通保畅。

  两脚踩在沟道两旁,俯身向前,在方耙的帮助下,砂石被扫入䉗箕,水顺势流下,再转身往坡上扬洒。这样的动作,一共重复了20多次。等记者直起身来,只觉得腰又酸又胀。

  但“弯腰”还并没有结束。公路上的石头也影响着通行安全,需要一次次扫入、搬入䉗箕,运到一边。

  在刘天军看来,这算不得什么苦。作为一名公路人,他对“两路”精神中的“甘当路石”感触最深:“我们搬的是石头,也要像脚下的铺路石一样,抗压、坚韧、甘心奉献。”

  就在今年7月份,连日降雨导致道路边坡塌方,埋住了半边道路。巡查中,养护员们及时发现险情,报告分局,最终借助挖机、装载机等,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处理完毕,恢复了双车道通行。

  之前,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的驻地在海拔4400多米处,气候恶劣,氧气稀薄,缺水缺电,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就在2023年1月,在甘孜州公路建设服务中心安排下,达登拉山养护管理站撤至康呷养护站,两站合并,解决了长期以来的用水难,用电难、洗澡难、洗衣难等困难。

  撤回养护站后,刘天军带记者到宿舍里喝水休息。房间里很整洁,灶台、洗衣机、冰箱、电视等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