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大中华酒楼为何如此火爆出圈!

发布时间:2024-08-26 13:11:14    浏览:

  近日,武汉市老字号协会秘书处的几位朋友邀笔者去大中华酒楼聚聚,据他们说这里的味道不错,笔者将信将疑。一走进大中华酒楼一楼大厅,宾客满座,人人吃得津津有味,一边享受美食一边谈天说地,服务员忙碌穿梭,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上二楼时,见到了正在招呼客人的大中华酒楼负责人,因武汉市老字号协会秘书处的朋友与她们比较熟,打了招呼,安排了一个小包房,一看这层楼,也是满座。她们忙完,就到我们包房闲聊了起来。据她们介绍,大中华酒楼创建于1930年,主要创始人为安徽人章在寿,原名 “徽州大中华酒楼”, 1932年登记为“大中华酒楼”。新中国成立后,大中华酒楼重现生机,1957年公私合营,成为国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地发展;1966年改名为“新中华酒楼”;1968年改为“武昌饮食部”,后又改成“武昌餐馆”、“武昌酒楼”;1985年,恢复老牌名--大中华酒楼。

  据了解,大中华酒楼是一家具有湖北特色风味的老字号餐馆,获得了武汉老字号企业、国家五钻级酒店酒家示范店、湖北十大特色餐饮名店、全国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五叶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企业文化方面,以1956年6月大中华酒楼接待毛主席就餐,品尝武昌鱼和此后《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及1959年武汉市在大中华酒楼召开“武昌鱼”命名大会为振兴民族经济为已任,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从此,大中华酒楼更加凸现了以烹制“武昌鱼”为主的淡水鱼类菜肴特色。同时大中华酒楼涌现了老一辈名厨有程明开、邵观茂、邵在维等;第二代厨师以黄昌祥为代表,编写了《武昌鱼菜谱》;第三代厨师以“全国十名最佳厨师”之一的卢永良,全国第二届烹饪技术比赛金牌得主余明社,特一级女厨师向家新、善长冷,特三级厨师、“包子状元”胡松林等为代表传承经典,弘扬楚菜文化,让“大中华”积淀了浓厚的文化色彩,形成了良好的消费者认知和口碑。

  在产品创新方面,确立了“传承、创新”的产品决策原则,以“湖北特色”、“大中华酒楼经典”、“现代风格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基本功传承不丢失,工艺传统不丧失,湖北特色不遗失,大中华酒楼经典不流失”的出品质量管理标准,推出具有湖北特色风味的产品。

  在生产模式方面,创建了顺应现代餐饮企业发展必备的“中央厨房连锁配送”等新型餐饮理念,结合行业内成功的实践经验,设置了专门加工原材料的加工间,所有菜品原料统一采购,加工,储存,配送,每份净菜独立包装,“净菜”进入厨房操作间生产出品。

  在经营定位方面,挖掘湖北饮食文化的内涵,提供具有湖北风味的“小吃+小炒”的组合风格,作为武汉地区的创新模式,深受各种顾客群体的青睐。

  在服务模式方面,确立了“关注顾客消费后的感觉,分析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管理原则。同时,高度重视员工的目标认同,倡导团队精神,激励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圆满实现服务质量管理目标。

  在管理创新方面,确立了 “谁做谁写,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标准化创建原则,学标准、建标准、贯标准、用标准成为出品、服务质量管理的创新模式。坚持抓基础管理——“礼节礼貌、仪容仪表、清洁卫生”,运用“六常管理法”方法,进行不间断的质量常态管理,坚持在末端找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提升质量和效率。

  大中华酒楼负责人表示,我们以传承中华饮食传统经典并竭力在餐饮酒店行业演绎新型的饮食文化发展模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精髓,打造百年老店为兴业使命,以传承和光耀中华饮食经典为神圣职责,将大中华酒楼建成为精品服务连锁发展的典范,著名的餐饮企业品牌和城市文化名片。

  我们有理由相信,大中华酒楼必将老字号品牌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响,为振兴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杨泽文通讯员唐诗雨)金年会娱乐平台登录